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是哪项?,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国家禁毒办常务副主任、禁毒局局长梁云: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全国公安机关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开展以来,各级禁毒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党委部署要求,将“百日行动”作为当前公安禁毒工作的总抓手、总牵引,迅速组织专门力量,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以“双挂两统一”为引领,结合“清源断流”行动,形成了严厉打击整治毒品违法犯罪的凌厉攻势和高压态势。两个月来,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8657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2655名,缴获各类毒品5.19吨,查处吸毒人员3.8万人次,进一步巩固拓展了我国毒品治理的良好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严厉打击贩毒团伙网络。坚持打击零包贩毒和摧毁贩毒团伙并重,采取统一收网集群战役、挂牌督办案件等多种形式,打掉制贩毒团伙556个。指挥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河南、山东、湖南、广东、四川、陕西等十省先后对21起部级毒品目标案件发起两波次集群战役,抓获吸贩毒人员2313名,缴获各类毒品568.9公斤。实施重大案件挂牌督办,推进18起重大贩毒团伙案件侦办工作,抓获吸贩毒人员781名,缴获各类毒品528.3公斤。
二是严密堵截毒品渗透。坚持把堵截毒品入境作为减少毒品来源的治本之策,持续深化“净边”行动,加强边境管理,完善查缉网络,健全堵截体系,构筑抵御境外毒品渗透的铜墙铁壁。云南发挥第一屏障、第一主力作用,依托边境立体化智慧防控体系,结合边境疫情封控防控,严密毒品查缉网络,缴获毒品1.85吨。广西封堵中越边境毒品走私通道,破获千克以上大案9起。针对潜藏境外、负案在逃的毒枭毒贩,推进“拔钉追逃”,?实行以案定“钉”、以案拔“钉”,明确抓捕责任,组织精兵强将,与有关国家禁毒部门开展执法合作,抓获涉毒“钉子”逃犯15名。
三是严防国内规模性制毒。坚持把防范国内制毒问题反弹作为重要任务,深入开展“除冰肃毒”,加强要素管控、人员盯控、场所清查、案件督办,全链条打击制毒犯罪,坚决遏制国内规模性制毒活动回潮,共破获制毒案件14起,缴获冰毒、氯胺酮、卡西酮、咖啡因等毒品447公斤。江苏联合柬埔寨警方在柬成功摧毁大型制毒工厂1个,缴获羟亚胺1.8吨,制毒物品170吨。
四是严格管控制毒物品。坚持把防范制毒物品走私流失作为毒品治理的源头举措,结合重点物品“见底行动”,持续推进“除根”行动,强化源头省份管控、环滇省份查缉、边境地区堵截“三道防线”。河北、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地强化监管核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深入排查化工园区、物流园区和重点企业,集中整治“黑仓库”、“黑窝点”,取得明显实效。
五是严防毒品流通渠道。坚持把切断毒品贩运渠道作为遏制毒品流通的重要手段,聚焦寄递物流渠道涉毒高发风险,在去年开展“寄递渠道禁毒百日攻坚”行动基础上,深化“寄递物流禁毒”行动,管控、打击双管齐下,破案、倒查相互支撑,创新战法打法,共破获利用寄递物流贩毒案件1121起。内蒙古、浙江、福建、广东、海南、贵州、云南等地加大案件倒查力度,坚决堵塞管理漏洞,着力消除安全隐患。
六是严查严控吸毒人员。坚持把戒毒治疗、让吸毒人员回归社会作为根本目标,全力推进禁毒“平安关爱”行动。加大吸毒人员清底收治力度,综合采取动态管控、见面核查、毛发验毒等手段,强化分级分类管控,发挥基层组织力量作用,关心帮扶与救助管理并举,“百日行动”以来,决定强制隔离戒毒人员1.3万人,责令社区戒毒9300余人、社区康复8400余人。
七是严管重点场所部位。坚持对涉毒问题易发多发场所、部位常抓不懈,结合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立足禁毒职责,协同作战,组织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禁毒巡防,集中开展“毒驾”治理,查处一批群众深恶痛绝的涉毒违法犯罪问题。例如,广东连续三天开展禁毒夜间巡查宣防行动,破获毒品刑事案件254起,缴获各类毒品5.69公斤,有力震慑了毒品违法犯罪分子。
八是严肃整治突出毒品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治理的原则,按照公安部“百日行动”治安重点地区挂牌整治工作部署,在全国梳理排查,将五个地区列为涉毒挂牌整治地区。公安部禁毒局派工作组督促指导,省市两级公安机关驻点督办,被挂牌地区尽锐出战、重典治乱,宣传、打击、防范各项措施同步发力,推动形成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毒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是哪几个?
我国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是毒品预防教育。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如下:
1、第四条 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禁毒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2、第十一条 国家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国家鼓励公民、组织开展公益性的禁毒宣传活动。
3、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4、第十三条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5、第十四条 新闻、出版、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6、第十五条 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以及旅店、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负责本场所的禁毒宣传教育,落实禁毒防范措施,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在本场所内发生。
7、第十六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禁毒宣传教育。
8、第十七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等部门,加强禁毒宣传教育,落实禁毒防范措施。
9、第十八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毒品危害的教育,防止其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进行其他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禁毒的治本之策是哪个?
我国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是毒品预防教育。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如下: 1、第四条 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 禁毒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以下哪个是当前我国的禁毒工作方针
《禁毒法》第四条规定: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
我国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是以哪项?
我国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是预防教育。
预防教育作为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更加强调运用多种手段综合治理毒品问题,更加强调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工作同步推进,符合毒品问题发展规律、中国毒情和综合平衡的国际禁毒战略。
在禁毒宣传教育中,《禁毒法》规定国家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明确了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有关组织以及学校、父母和监护人针对不同对象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的法律义务。
扩展资料:
预防青少年吸毒方法:
1、要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引导,使他们正确认知毒品的危害。
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多一些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共同做好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引导青少年认识毒品的危害,从而且远离毒品,抵制毒品。
2、要要教育青少年拒绝毒品。
据有关资料显示,97%以上的青少年第一次吸毒都是大多数已吸毒的青少年接触第一口毒品,都是在群体聚会上受朋友“邀请”而发生的。
学校老师和家长要告诫青少年学生识别毒品,在娱乐场所注意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任何香烟和饮料,离开座位时最好有人看管饮料和食品,防止被人在饮料和食品时投下毒品,引入岐途。
3、要教育青少年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工作和娱乐时间,正确应对压力、保持良好情绪,不用毒品满足某种心理需求。
我国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是什么?
我国禁毒的治本之策是预防教育。预防教育更加强调运用多种手段综合治理毒品问题,更加强调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工作同步推进,符合毒品问题发展规律、中国毒情和综合平衡的国际禁毒战略。在禁毒宣传教育中,禁毒法规定了国家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明确了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有关组织以及学校、父母和监护人针对不同对象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的法律义务。
我国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是禁毒宣传教育。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禁毒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禁毒工作治本之策有哪些?
我国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是预防教育。预防教育作为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更加强调运用多种手段综合治理毒品问题,更加强调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工作同步推进,符合毒品问题发展规律、中国毒情和综合平衡的国际禁毒战略。在禁毒宣传教育中,《禁毒法》规定国家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明确了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有关组织以及学校、父母和监护人针对不同对象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的法律义务。具有毒瘾的人的表现:
1、在家中或单位偷窃钱财、物品,或突然频频地向父母或朋友索要或借钱;
2、长时间躲在自己房间内,或远离家人、他人,不愿见人;
3、外出行动表现神秘鬼祟;
4、藏有毒品及吸毒工具;
5、遮掩收缩的瞳孔,在不适当的场合佩戴太阳镜;
6、面色灰暗、眼睛无神、食欲不振、身体消瘦;
7、为掩盖手臂上的注射针孔,夏季穿着长袖衬衣;
8、情绪不稳定、异常的发怒、发脾气、坐立不安、9、经常无故出入偏僻的地方与吸毒者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