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正在变暖,可以说是目前人们的共识之一。
我国的《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显示,自从人类步入工业化社会,全球的温度就在一路飙升,相比还没有工业化前的1850-1900年的50年间,全球平均气温高出1.11℃。1.11℃看起来非常不起眼,甚至有点小,但《巴黎协定》对全球温度提升的最低标准,才1.5℃,如今看来,这个标准或许很难达到了。
全球变暖造成的弊端也非常明显。
首当其冲的就是冰川融化。
冰川融化
阿尔卑斯山脉历来是人们旅游的热门地点,因为即便在夏季,依然足够凉爽;但现在却经历了6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融化,雪线从原来的海拔3000-3500米,退到了海拔5184米处,人们无法在进行滑雪,滑雪场的工作人员也对此震惊不已,工作这么长时间,从未遇到过这样的场面。
其次是冰崩。温度升高使冰川内部不再稳定,融化的雪水更是会冲击冰川上的冰雪,导致出现冰崩的情况,今年7月,同样是阿尔卑斯山脉的一段山区内,突发冰崩,导致当时在此处旅游的游客遭受了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其中至少有7人死亡,多人受伤和失踪。
冰崩
冰川融化还会带来各种连锁反应。这些冰川形成,大都经历了上万年的时光。时光漫漫,谁也不知道这上万年中,看起来纯洁无瑕的冰川之下,掩藏着多少动物和人类遗体,甚至还有人类从未见过的病毒细菌。当这些微生物顺着融化的雪水流到人类使用的饮用水中,届时又会发生什么?
另外,全球变暖还会导致至少58%的现存病原体更容易变异。登革热是一种以蚊子为传播媒介的传染病,由于全球变暖,蚊子更容易生长变异,登革热造成的疫情更加严峻,以新加坡为例,短短半年,新加坡的登革热病例超过11000例,比去年全年病例还要高出一半多。
登革热蚊子
以上这些都还能理解,符合变暖、温度升高带来的影响。
那超强寒潮,难道意味着全球变冷?
先说结论,并不是,恰恰相反,超强寒潮的存在,正好说明了全球正在变暖,而且全球变暖的势头越来越严峻了。
全球变暖在外的表现或许是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气温增加,但实际上还有一个普通人都不易察觉的结果,那就是引起极端的天气变化,夏天出现极端高温,冬天出现低端低温。
“全球变暖”和“超强寒潮”看似对立,但其实并不矛盾。
寒潮
冷空气在北极地区聚成一团,在某个时机向南狂奔,这就是寒潮。一般寒潮从北到南不会这么顺利,会受到风带的影响,减缓寒潮的侵袭速度;然而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地区升温的速度是其他地区的2-3倍,快速缩小了北极到赤道之间的温度梯度,寒潮被不稳定的西风带引导到南方,短短5天就能造成骤降18℃的巨大寒潮。
而在全球变暖的过程中突然变冷的情况,在地球上并非没有出现过,比如12800年前的新仙女木事件。当时南北极、北美和北欧的冰川开始消融,这些地方都开始春暖花开,看上去欣欣向荣。然而就在这时,在十年内,气温突然大幅下降了7-8℃。升高了1.11℃,就算全球变暖,下降7-8度,就是全球突然变冷。
仙女木,寒带植物,所以骤然降温叫仙女木事件
这次降温并没有很快结束,而是在地球上持续了上千年左右,到11500年,地球的温度才逐渐缓慢上升。当然,这次突然的降温,让地球上的生物受到了严重影响,猛犸象在这次降温中缓慢灭亡;人类则由于寒潮打乱了生活方式,农业从此萌芽。
在10万年内,这种突然降温的类似事件至少发生了20次,而至于具体的原因,现在还是未解之谜,谁也不能肯定,全球变暖就一定全年变热;寒潮出现,也不意味着全球变冷。唯一能肯定的是,极端天气一旦出现,就会灾祸频发。